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医学家 > 张其楷
张其楷

张其楷(著名药学家)

张其楷,男,出生于1912年,著名药学家、药物化学家,江苏省南通县(现通州市)人。领导并参加了治疗丝虫病新药“益群生”和结核病治疗药“异烟肼”的合成研究工作;领导并承担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药物的研究,对中国开展非锑剂药物治疗血吸虫病研究起到了开拓性作用;领导设计和合成了多种防治化学战剂损伤的药物,阐明了抗胆碱药物的药理作用、抗毒作用和副作用三者之间不完全平行的药物构效关系,为中国军事医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个人资料

  • 中文名张其楷
  • 国 籍中国
  • 出生地江苏
  •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21日
  • 逝世日期1995年7月22日
  • 职 业教授、药学家

张其楷相关资讯

张其楷详细介绍

  张其楷的人物生平

  张其楷,1912年10月21日出生于江苏南通县金沙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6岁入小学读书,接受启蒙教育。中学时受到“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从而树立了投身科学事业的志向。193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

  1935年由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当时的中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处药物研究室任技佐。1937年,进入德国明斯德(Munster)大学药学院学习,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博士研究论文和通过博士学位的毕业考试,取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接着,又入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系深造,进行以“吡咯类化合物合成”为题的研究。

  1940年初,他几经辗转回到昆明,任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担任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教学。1941年又应内迁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之聘,任化学系和药学系教授。这期间,他在努力完成讲授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二门课程之余,与助教一道以破庙为实验室,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药物合成研究和指导学生作毕业论文。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浙江大学迁回杭州,继续任教。

  1951年,他奉调参加组建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系,领导了抗丝虫病药“益群生”和国内急需的结核病治疗药“异烟肼”的合成研究工作,推动了该药在国内的生产及其应用。1953年,领导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系药物合成室承担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药物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开展非锑剂药物治疗血吸虫病研究有开拓之功。195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由上海迁京后,他参加组建毒物药物研究所的工作,并主持扩建药物合成室,指导、设计和合成了数千种新化合物,多种药物被选用于军事医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神经性毒剂的多个急救方和预防方提供了主要组成药物。1962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他亲自领导和参加完成的许多重要成果与100余篇论文,都不能公开和发表。但他甘愿为祖国国防科研事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做出牺牲。1995年7月22日,他因心脏病突发,于北京逝世。

  张其楷的主要成就

  1931年,张其楷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时,有机化学这门学科正处于理论和应用的发展时期,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吸引着富有理想的青年人,使他特别偏爱这门方兴未艾的科学。在有机化学界老前辈庄长恭和系主任高济宇教授的指导下,他接受了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方面的严格训练。步人大学学习不久,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中华民国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抗日声浪鼎沸。由此,他更加坚定了科学救国的决心。经过4年的努力学习,最后,他以有机合成方面为题,圆满完成了学士毕业论文,并发表于中国化学会会志上,从此,他选择化学合成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1935年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当时的中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处药物研究室任技佐,从事万年青和夹竹桃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的研究工作,所作论文在1936年举行的中国药物学会第8届大会上宣读时,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赞赏。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改做合成化学,仿制“606”和“914”,并取得成功。在这期间,他对药物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振兴祖国的医学事业,他强烈希望能到当时世界上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最发达的德国留学深造。这一愿望得到在南京某修造厂任总工程师的四叔张育俊的全力支持和资助,从而得以实现。

  抗日战争时期卓有成效的药物合成研究与教学

  1940年2月,张其楷到达昆明后,任同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课程。但是由于抗日战争时期,图书和药品仪器极端缺乏,无法从事科学研究,这使他深感遗憾,因而在1941年,应内迁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之聘,任化学系和药学系教授。虽然浙江大学也因抗战迁移多次,仪器设备和图书均有散失,但还可以进行少量的科学实验。当时浙江大学中有名望的老教授较多,29岁的他从不以获得教授头衔而满足,虚心学习老教授们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在努力完成讲授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二门课程之余,与助教一道以破庙为实验室,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药物合成研究和指导学生作毕业论文。经过几度春秋,教学和科学实验都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张其楷也得到了学校的信任和学生的好评。当时,他所撰写的研究论文,因国内正处在战争环境,无处发表,只得寄往美国化学会会志发表。1944年,中英文化协会专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国来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博士夫妇参观了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深受感动,回到英国后,特意写书进行了介绍,高度赞扬他在科研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认为他的研究工作很有水平,并称浙江大学为“东方剑桥”。

  1946年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张其楷除了在该校化学系和药学系讲授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外,还应聘于浙江医学院药学系与齐鲁大学药学系(迁杭时期)任兼职教授,讲授药物化学。他除了注重理论方面的探讨,也极为重视实验工作,经常强调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要与有机化学理论联系起来思考;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活跃科研思想,以提高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他在担任教学工作、进行药物化学研究的同时,撰写论文10余篇,发表于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上。国民党统治的中华民国时期,政治腐败,物价飞涨。在民不聊生的日子里,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生活简朴,思想进步,长年累月坚持教学和进行科学研究。1947年浙江大学师生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的革命斗争,并进一步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他对当时浙江大学的进步学生运动,满怀同情和支持,受到广大学生和同事们的钦佩和爱戴。浙江大学原校长钱三强称他为当时浙大教授中有理想、有才学的著名爱国学者之一,赞扬他们在抗日救亡的同时,始终坚持进行科学研究,使浙江大学在教育和科研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浙江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1年,正值抗美援朝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成立军事医学科学院。张其楷奉调参加组建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系,并担任药物合成室主任、研究员。在他的领导下,组织全室同志边筹建边开展研究,在半年多的时间内,药物合成室已初具规模。当时,由于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全面的经济封锁,一些急需的药物难以从国外进口,广大人民群众深受病痛之苦。在各种药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他受命领导了抗丝虫病药“益群生”的合成研究工作,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试制成功并交南京制药厂生产,为华东地区广大丝虫病患者解除疾苦,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同时也为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做出了贡献。接着,经过调查了解,又领导合成了国内急需的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结核病治疗的药物“异烟肼”,由上海第一医学院进行临床试用,并与上海第一制药厂交流了合成方法,从而推动了该药在国内的生产和及早应用。1953年,党中央鉴于华东地区日本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立即成立了九人领导小组,任命他担任药物组副组长,领导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系药物合成室承担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药物的研究工作。他深感责任的重大、任务的艰巨,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与合成室科研人员同甘共苦,在药物合成方面除了改进锑剂药物的毒性外,在国内开拓了卓有成效的非锑剂药物的研究。撰写论文10余篇发表于国内有关学报上。指导并合成了9类抗血吸虫病的药物,有些类型已显示杀死幼虫的作用。

  “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主要贡献者

  195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由上海迁京前,上级领导征求张其楷的意见,愿意留在上海参加组建地方寄生虫病研究所,继续当时已取得重大进展的日本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还是随院迁京进行军事医学课题的研究。他考虑到军队急需特种武器的医药防护,毅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科研领域,决定随院迁京并积极参加组建毒物药物研究所,甘愿隐姓埋名从事国防医学,并立即投入到化学战剂抗毒药物的研究中,直接为部队服务。主持扩建了药物合成室,以适应军事医学药物研究的各种需要;组建军内第一个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合成实验室,为开展理论机制研究和药物生化代谢药理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作条件。起初,他对于防化医学的研究十分陌生,便凭着通晓英、德、俄三国文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反反复复到图书馆查阅文献,经过一段时间的文献跟踪,确定了研究目标,选择以神经性毒剂生理对抗剂的研究为突破口。在这项研究中,抗胆碱药的副作用及稳定性成了寻找新抗毒药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课题组科研人员在他的指导下,不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借鉴世界新药研究的经验,加强了设计力量,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化医学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然而,正当这项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的时候,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不得不中途废止。而他本人也于1968年11月至1970年4月,被下放到宁夏银川贺兰山马场参加劳动。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项研究工作才又重新开展起来。

  当时药物副作用问题造成的困惑众说纷纭,决定研究方向困难重重,风险很大。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心打破这类药物抗毒作用与副作用的平行关系,创导工作量甚大且已中断整整10年的选择性抗胆碱药合成研究。

  抗胆碱药在临床上具有多种用途,在有机磷神经性毒剂的预防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难防难治的梭曼中毒的防治更是不可缺少的药物。但是,大多数抗胆碱药作用的选择性较差,在治疗有效剂量下,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同时抗梭曼作用不强。于是,一度成为多年来国际上力求解决的焦点问题。

  他敏锐地觉察到抗胆碱药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与课题组同志一起,总结了过去工作的经验,经过大量资料调查,反复论证分析,提出抗胆碱药物的抗梭曼作用、抗胆碱作用及中枢副作用三者强度不完全平行的观点。指导设计、合成、筛选了140多个新抗胆碱化合物,部分化合物的抗梭曼作用强度明显超过国内外文献所报道的相关例证,为改进抗梭曼作用的选择性取得了进展。对设计新的抗毒药物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其中多数药物被选用于军事医学,有些药已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在微循环研究领域显示了较好的前景,在抗晕动症方面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显著效果,同时为开展药物的理论机制、生化代谢和药理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药物。在此期间,撰写论文和总结80余篇,有关药物研究的专著多部,综述10余篇。

  1980年他亲自设计发明并指导合成了盐酸苯环壬酯。经有关专家鉴定,其化学结构领先国外5年,生产工艺优于国外专利报道水平,比西班牙专利(No.549796)至少减少2个单元反应,产品总收率高,纯度高。他作为第一完成者的该项研究成果于1998年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5年,作为迄今为止医药卫生界惟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项目“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7名主要完成者之一,他光荣地出席了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