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网红 > 叶大年
叶大年

叶大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叶大年,1939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广东省鹤山市人,1966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叶大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2001年9 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个人资料

  • 中文名 叶大年
  • 国 籍 中国
  • 出生地 香港
  • 出生日期 1939年7月
  • 职 业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 毕业院校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

叶大年相关资讯

叶大年详细介绍

  叶大年简介

  叶大年 ,男,1939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广东省鹤山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和矿物专业本科;1966年9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66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叶大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2001年9 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叶大年主要从事矿物学、晶体化学和矿物材料方面的,开拓了矿物学的新领域-结构光性矿物学,并著有世界上第一部此领域专著(1988年地质出版社);解决了用X-射线粉末法鉴定长石、辉石、角闪石、石榴石等造岩矿物的鉴定难题,出版了《X-射线粉末法及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专著(1984年科学出版社);研究了铸石学的理论和工艺各种主要问题,主编了《铸石研究》(1980年科学出版社);在统计晶体化学方面,开展了颗粒随机堆积的研究,发现一些重要的堆积常数,揭示了地球圈层氧离子平均体积守恒定律。近年来研究城市地理,揭示城市分布的对称性,著有《地理与对称》(2000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叶大年发表的论文有170余篇。

  叶大年1978年因“结构光性矿物学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6年因“结构光性矿物学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6年因“沸石在水泥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叶大年贡献

  1958年高考的通知书发下来了,叶大年并没有考上第一志愿——北京大学数学系,而被录取在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内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深知有刺配“金印”的人得这个结果就相当不错了。他寻思着,与其三心二意白浪费时光,不如好好学地质,相信学好地质也能出人才,这样,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父亲对此很高兴,给他讲述了陈国达的故事。陈国达在中山大学地质系读书时,写了一篇关于广东红层的论文,并得到中国地质学会的300大头的奖金。二十多年后,叶大年见到陈国达院士,还畅谈起三百大头的故事。

  他一贯学习刻苦,兴趣广泛,勤于思考,又善于学习观察,爱提问题,有股刨根问底的钻劲。

  一年级上解析几何课时,叶大年在作业上写到,平面方程的截距式,与结晶学中的晶面符号有密切关系,作业被彭志忠看到,很赏识他的悟性,告诉他,矿物学和结晶学中用到数学的地方多着呢,从此他就迷上了矿物学,常常出入彭志忠老师的实验室和家里。彭志忠先生是他的良师益友,如果没有遇到彭志忠先生,今天就不会有矿物学家的叶大年。

  物理化学是一门令学生头痛的课程,叶大年领悟到它必定是岩石学和矿床学最基础的理论,当时国内地质院校还没有结合岩石学和矿床学的物理化学教程。他从俄文教科书中得知柯尔任斯基有过这方面的着作,柯氏提出火成岩和变质岩中主要矿物数目不超过四个的观点,他找不到原着,自己就用吉布斯相律和类质同象的规律给出了证明,并写了一篇读书报告交给池际尚教授,这时他刚上大学三年级,这件事给池先生深刻的印象,两年后,她推荐他去考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

  1961年,叶大年参加了郝诒纯先生领导的华北中生代地层队,在孙善平老师的指导下负责中侏罗纪火山岩地层的岩石学工作。他在滦平发现了焊接凝灰岩(ignimbrite),并论证它与新西兰的焊接凝灰岩有相同的野外特征和镜下特征。写了一篇论文给《科学通报》,论证他发现的一种新的火山沉积相,不幸被退稿了。后来外国人论证了这种新的沉积相,他只能惋惜。他那时还是个大学生,没有刊物录用他的论文,觉得自己没有陈国达先生那样走运。

  叶大年在学生期间初步显示了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得益于他能流畅地阅读俄文的专业文献。他上大学一年级时,有人认为地质学院不必念外语,高元贵院长高瞻远瞩,批驳了这种错误的观点,规定外语非但不能取消,而且要天天读。那时地质学院旁边的五道口商场有个外文书店,俄文的专业书籍应有尽有,非常便宜(每个卢布只折合人民币0.13元),为了增加词汇量,专业课学习他全用俄文的教程。教矿物学的张本仁老师上课时说过:“西方的科学家数据多且精,但总结归纳较弱,前苏联的科学家数据少且精度差,但学术思想相当活跃,应该取两者的长处。”张本仁老师的教导他一直牢记心中,并成为他学习俄文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