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书法家 > 司徒越
司徒越

司徒越(著名书法家)

司徒越,男,出生于1914年,字剑鸣,著名书法家、考古学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名誉主席,安徽省考古学会、博物馆学会理事,省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先生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饮誉中国书坛。他的书法正、草、隶、篆、甲骨、金文兼优,尤以狂草见长。在草书方面,他极重视继承传统,但又不墨守成规,勤于探索,力求创新,终于形成了刚健豪放,婉转流畅的独特风格,为海内外所推崇;司徒越先生工诗文、精篆刻、通考古,博学多才。曾发表《鄂君启节续探》、《关于芍陂始建时期的问题》、《草书獭祭篇》等重要论文。

个人资料

  • 中文名司徒越
  • 别 名孙方鲲,字剑鸣
  •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安徽省寿县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90年
  • 职 业书法家、考古学家
  • 主要成就中国当代草书艺术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司徒越书法选》、《鄂君启节续探》等

司徒越相关资讯

司徒越详细介绍

  司徒越的个人简介

  司徒越(1914—1990),原名孙方鲲,字剑鸣,安徽省寿县城关人。

  司徒越身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安徽省考古学会、博物馆学会理事,县第八、第九政协副主席、省第六、第七届人大代表。

  司徒越先生于1933年冬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在郭沫若领导下的军委会政治部做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后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寿县正阳中学、六安师范、六安毛坦厂中学、舒城中学副校长、校长等职。

  1963年,司徒越被调回家乡寿县,在博物馆从事文物考古工作;1990年因病去世,享年76岁。

  司徒越的书法艺术

  司徒越先生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饮誉国内外,尤以狂草、金文见长。先生草书初学怀素,后学张旭,对黄庭坚、祝允明、王铎,乃至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等也有所涉猎和研究。其晚年草书在章法及墨法上均开辟蹊径,形成了自己回旋盘绕、纵横交织的章法布局和出神入化、极具缥缈姿态的墨法特色。先生自以为其书草而不狂,我想,这可能与先生严谨地治学态度、郁博的心理状态有关。

  唐代狂草大师怀素、张旭被誉为“颠张醉素”,他们往往借助酒神的力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块垒,所以,他们的狂草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犹如江河一泻千里。

  司徒越的人物荣誉

  司徒越先生的书法作品曾入选日本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举办的“中国著名书家百人展”、“中国现代书道展”及上海为纪念《书法》杂志创刊十周年而出版的《当代书法家墨迹诗文集》。

  《安徽画报》、《书法》杂志曾辟专版介绍其书艺。

  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曾多次播放专题片《司徒越的狂草艺术》。1987年,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司徒越书法选》。

  据不完全统计,1976至1987年间,他一共作书4700余幅,遍布海内外。

  司徒越先生工诗文,精篆刻,通考古,曾发表《鄂君启节续探》、《关于芍陂(安丰塘)始建时期的问题》等文章。

  司徒越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入选第一、第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书法》创刊十周年纪念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系列书法大展等数百次展览;并被选送德国、芬兰、日本等国展出。

  刘少奇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茅盾故居纪念馆、钱君陶艺术馆等处都收藏有他的书作。

  《安徽画报》、《书法》、《书法之友》等杂志都分别以专版重点介绍司徒越及其作品。其作品被收入《现代中国书道展》、《中国著名书法家百人作品选》(以上两书日本出版)、《中国年鉴书法选》(新华社编辑)、《当代书法家墨迹诗文选》(《书法》杂志社编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系列书法大展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等书。安徽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了《司徒越书法选》。

  司徒越其人其书两次被摄制成电视专题片,该片在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省市电视台播放后,好评如潮,影响深远。

  作为一个学者型的书法家,司徒越并不仅仅是个“写字匠”。

  他博学多闻,在绘画、诗词、篆刻、考古诸领域多所涉猎,并取得了不俗成就。

  他总结自己对草书的理解写出《草书獭祭篇》,发表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校刊《书法学习与辅导》上;为中国书法函大合肥分校所写讲稿《结体、章法举隅》指导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发表于《书法》上的《小议书法创新》则尖锐地抨击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某些不正书风,展现出他立于潮头浪尖,搏击风浪的无畏精神。

  他在考古论文《鄂君启节续探》中挑战权威,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受到安徽考古学界的推崇。而他1985年写的另一篇考古论文《关于芍陂(安丰塘)的始建时期的问题》,以翔实的史料、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坐落在寿县城南六十里的安丰塘就是两千六百年前的楚相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水利工程――“芍陂”,解决了我国水利史学界多年争论不休的难题。从而确立了“安丰塘”(即古代的“芍陂”)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最早建成、并且迄今仍在发挥效益的水利工程。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前后两任会长及众多专家的认可,“安丰塘”也因此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徒越所作诗词在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已荡然无存,晚年唱和之诗及应制之作集为《留痕》一本,逝世后被友人收入《皖西诗词》。诗中既有他对蒙冤之时痛彻心脾的回忆:“往事摧肝胆,年光换鬓丝”;也有拨乱反正之后发自内心地欢唱:“幸雪十年耻,欣逢四化时”。 他的篆刻作品有未刊稿《捉刀集》、《冯妇集》两本,其中的少数作品曾发表在省内外的报刊上。

  司徒越的画作目前仅可见油画数幅、速写一本。其中两幅栩栩如生的自画像(油画)准确地表达了他气质,可见其绘画功力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