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教育家 > 陈曾固
陈曾固

陈曾固(教育家)

陈曾固原名陈文光,于1907年在贵州省安顺县轿子山小园村(今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小园村)一个小商人家庭出生,1988逝世。陈曾固曾与9名进步同学组织“晨光学社”,研习诗文,评论时事,以诗言志。他的诗作中有两句著名诗句常被同学传诵:“千愁百恨能消遣,怕听留侯一句词”,寓以不忘报国雪耻。

个人资料

  • 中文名陈曾固
  • 出生地贵州省安顺市
  • 职 业党政工作
  • 毕业院校北平朝阳大学

陈曾固相关资讯

陈曾固详细介绍

  陈曾固简介

  陈曾固,原名陈文光,曾用名陈镜明、陈近明,曾一峰,又名曾固,1907年生于贵州省安顺县轿子山小园村(今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小园村)一个小商人家庭。193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读过3年私塾。1921年考入安顺县立中学。1925年秋考入北京朝阳大学预科。北京朝阳大学肄业。

  陈曾固出生后,因战乱动荡,家庭沦为城市贫民。在艰苦的条件下,他自幼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童年时读过3年私塾。1921年考入安顺县立中学。中学读书时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陈曾固积极参加组织安顺中学学生救国联合会,上街宣传演讲,激发群众爱国热忱,开展反帝救国斗争。他还与9名进步同学组织“晨光学社”,研习诗文,评论时事,以诗言志。他的诗作中有两句著名诗句常被同学传诵:“千愁百恨能消遣,怕听留侯一句词”,寓以不忘报国雪耻。

  陈曾固的生平

  土地革命时期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1930年到北平黎明中学任教,同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简称北平社联)组织部部长、社联党团书记。1932年春至秋天任北平社联负责人。1932年调任北方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曾任中共河北省委派驻北平巡视员。1932年12月至1933年5月任中共北平东区区委书记。1933年5月至7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7月因叛徒告密,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判处无期徒刑。8月被押送南京中央军人监狱。

  抗日战争时期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由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交涉释放出狱。随即赴延安。1938年起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训练班总支书记、主任,中央财政经济部秘书长等职。1941年后担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当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月至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常务委员。同年6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辽吉省委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半年内在所属十余个县中发展新党员4000余人,还配合省委书记从省、地、县机关、部队和学校抽调3000余名干部、教职员,组成4个工作团,到洮南地区各县开展土改运动。1947年2月至4月兼任中共辽吉省委秘书长。6月至7月兼任中共辽吉省委城工部部长。1948年7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委员。1948年7月至11月任中共辽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同年11月至1949年2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常委、副书记。参与领导辽吉根据地建立地方党组织和土改运动。1949年2月随南下干部团到湖北,任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贵州工作。1949年11月任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同月至12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二副书记。1949年12月至1952年11月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至1954年12月)兼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1950年1月至1952年6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部长。1950年6月至1953年3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7月至1951年2月兼任贵州省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1951年6月至1955年3月任贵州省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51年7月至1955年2月任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1951年9月至1952年11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1952年11月至1954年5月任政府党组书记、中共贵州省委第一副书记(至1954年12月)。1953年1月至1954年11月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4年10月至1958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1955年1月至1958年4月兼任教育部党组副书记。1958年6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被开除党籍、关押长达10年之久。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得到平反,恢复党籍和工作。1979年以后,先后担任教育部顾问、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职。1988年2月29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