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画家 > 杨少斌
杨少斌

杨少斌(著名画家)

杨少斌,男,汉族,出生于1963年,著名画家、艺术家。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系。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系,1991年迁入北京圆明园画家村。1995年,他定居於北京通小堡村。杨少斌曾举办个人以及联合的画展,其画作曾在不同国家的博物馆及美术馆中展出,并为美国三藩市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当代艺术中心、奥地利的格拉兹博物馆、德国杜塞夫博物馆及法国卡蒂亚基金会等收藏。

个人资料

  • 中文名杨少斌
  • 国 籍中国
  • 民 族
  • 出生地河北省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职 业艺术家
  • 毕业院校河北轻工业学校
  • 主要成就参加多次国内外展览

杨少斌相关资讯

杨少斌详细介绍

  杨少斌的个人简介

  生于1963年中国河北省唐山市,1983年毕业於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系,1991年迁入北京圆明园画家村。1995年,他定居於北京通小堡村。杨少斌曾举办个人以及联合的画展,其画作曾在不同国家的博物馆及美术馆中展出,并为美国三藩市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当代艺术中心、奥地利的格拉兹博物馆、德国杜塞夫博物馆及法国卡蒂亚基金会等收藏。

  杨少斌的早期创作

  虽然来北京后一直没有放弃希望,但那时杨少斌对于艺术的想法几乎是零,“因为唐山和北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艺术的氛围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东西需要逐步地重新建立。”那时正流行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的怀旧风潮,杨少斌也与大家一样不断重复画一些窑洞和石头。他说当时从唐山来北京,只是赶上了后89的尾巴,所以特别迷茫。

  评论界对杨少斌早期的画评价不高,杨少斌坦承这跟自己没上过美院有关系,技法不行,而且没有自己的想法,多是跟着人家走。“没有上美院是个遗憾,那时候比较没有自信,甚至是自卑。但那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在圆明园实际上是我的入门,那以后在艺术思考上就能够自己判断和选择了。之前在唐山画画是没有什么思考的,到圆明园时期才发现艺术是有功能的,你要把功能做出来,批判或歌颂。”

  1989年可算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分水岭,之后同时出现了两个流派:一个名为“新生代”,另一个就是以方力钧、刘炜为代表的“玩世写实主义”,都开始关注身边的事物,注重艺术的内涵。“玩世写实主义”就是以一个“从理想到失落”的心态调侃现实。

  杨少斌那个时期的作品《照相馆》、《公园》开始引起注意,但严格分还是属于“新生代”。直到1992年开始画警察、军人和珍宝岛,才开始跟“政治波普”、“玩世写实主义”搭上关系。但业界一致认为他当时的作品风格跟刘炜类似,更像是一种“模仿秀”。对此杨少斌并不否认:“可以这么说,因为刚入门还得学嘛,但我们还是有些不同,我的用笔比较紧,感觉比较苦涩。我可能天生就是一个紧张的人,它是自然流露的。”

  杨少斌也意识到自己画里的那种苦涩感跟“玩世”是不合适的,于是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开始排斥那种简单调侃的风格。“实际上每个艺术家脑子里都有一根神经,就是一定要创造一种自己的风格。现代艺术的主题就是创立风格,这个很关键。”于是杨少斌停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94年,他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画风,画了一组名为《很暴力》的小画。拿给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过目,老栗看完很震撼,只说了一句话:“挺残酷的”。杨少斌说《很暴力》取材的暴力和伤害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包括童年记忆、被警察羞辱以及画风反复的痛苦,这些东西都在脑子里,对创作有影响。”

  杨少斌的绘画主题

  “钢铁般的意志”、“邪恶的人性”和“脆弱的肉身”,构成了杨少斌绘画的主题三部曲。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题材普遍脱离苦海游向小康的今天,杨少斌成了一个异类。但是,杨少斌的作品并非不美好,甚至他的作品还有极其浓郁的唯美倾向——那些浓云般纠缠又浓雾般均匀的色彩,那些汁液般流淌又急刹车般停顿的笔迹,那些似是而非的动作和那些“似是而非”的行为,那些眼睛可以看到但是心灵无法确定的图像,都风一样追逐和漂流着,呈现大美和小美、艳美和凄美的景观。

  杨少斌的作品是争辩和抗拒的,但这种争辩和抗拒似乎是为了维护一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所以,一种温婉和谐的东西,像河边的青草慢慢滋生且蔓延。

  现在杨少斌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技法最出色的艺术家了,其实所谓“技法最出色”,我理解应该就是说他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上做得最出色。杨少斌对技法的研究好像一场科学实验,但他也从未因为追求技法而违背创作的初衷。在时下这个创意大于“艺术”的“非美术时代”,杨少斌作品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他那中国水墨般泼洒晕染的方式,让人怀念那个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年代,也让人憧憬昔日重来的那一天。形式主义革命是昨天、今天和明天做过、做着和将要做的事,但形式主义的春天永远都是伴随着科学的春天来临的。

  杨少斌的作品题材

  1993年,杨少斌卖出了平生第一张油画,500美元,他高兴坏了。

  到1994年,杨少斌开始摒弃“玩世”。这把双刃剑让他尝到甜头的同时也迷失了他自己的想法,甚至成为日后他要刻意避免的习惯性思维。“我一直寻找让我激动的兴奋点,画不动就是有问题,我也不回避,给朋友我也这么讲。实际上成功之后一定要复制,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那复制一段之后呢?”

  杨少斌觉得“玩世”不适合自己,他希望拥有自己的风格,他闲了下来,一边找资料一边思考。这一年他尝试创作暴力题材的作品,“童年记忆、被警察羞辱以及画风反复的痛苦,这些东西都在脑子里,对创作有影响。”1998年左右,杨少斌形成了自己的经典“红色暴力”美学:色调不再“艳俗”,强烈但统一;笔触变得粗犷而有速度感,像是打在画上,流淌的颜色则增加了灵动,又很像画中人流的血;密不透风的血红色背景中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脸和肢体扭曲厮打在一起,堆积成石头、山峦的形状。

  这个系列在刚开始由于“太血腥”“太暴力”受到了排斥,有一段时间,杨少斌只能将“暴力”与“玩世”掺着画,但两年后这批作品受邀参加了被视作世界三大艺术展会之一的威尼斯双年展。

  从这时起,杨少斌开始以独立方式独立创作,具备了成熟的个人风格。2000年以后,他又开始画对他来说是更深沉和更宏观暴力的政治和战争题材,完成了被称作“国际政治”的系列作品。

  2005年,杨少斌和朋友一起回了趟老家的矿区,眼前的景象让他怵目惊心,儿时的矿区乌托邦变成了如今的人间地狱。在800米的井下,杨少斌几乎懵了,矿工们恶劣而残酷的生存环境让他感到心痛,感到不安,并激发了他在第二年创作了“纵深800米”的艺术项目:一个画廊被改造成了一座临时煤窑,置身于黑暗、到处是煤渣的坑道、现实的恐怖影像和巨幅矿工油画之中,让人恐怖且无助。

  两年后杨少斌再一次把矿工题材放到了同一个空间里,这一次调查取样范围更广,涉及内容也更复杂,名为“X-后视盲区”的项目也不像“纵深800”米那么生猛、直白,用他的话说希望把痛苦转化成一种“笔墨随时代”的陌生感:工人洗肺留下的药瓶被拍下来,做成88个圣洁的灯箱,灯箱上的诊疗术语却令人不寒而栗;一个真人大小的卓别林从《摩登时代》里走出来摇身一变成了煤矿农民工,他的一条腿是瘸的,被草率地安上一个山寨假肢:一盏忽闪忽闪的矿灯;为了冲淡过于残酷的录像作品,油画用看起来很美的负片光效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