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李白:他一生张狂,却旖旎了月光

李白:他一生张狂,却旖旎了月光

2021-09-01 22:46:42 来源:随便吧趣名网 责任编辑:趣名网

谷主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

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1371天,共读的是第196本书——美籍华裔作家哈金的作品《通天之路:李白传》。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陪伴李白走进长安,参与朝政,经历了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又陪伴他赐金放还,黯然离去,转而在道教信仰中寻求精神安慰。

图片

那时,李白并不知道,一场巨大的动乱正在大唐盛世下悄然酝酿。而他自己也将被不由分说地裹挟进去。

李白的命运即将迎来怎样的转折?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共读。
 
图片

再次成家后,李白开始认真考虑人生的另一种可能——退隐山林,安心修道。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东北边境的一封来信却再次在他心中掀起波澜。

信是李白的老友何昌浩寄来的,那时他在幽州节度使旗下效力,混得如鱼得水。

他劝说李白,要想功成名就,这里有的是机会。即便无意进入幕僚,前来一游也不错嘛。李白再次心动了。

图片

人生就像一叶轻舟,只要向前漂流,就永远拥有无限可能。多年来,他苦练剑法,研习战略,一直渴望投笔从戎,建功立业。

而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他已经五十二岁了,已经没有多少光阴可以蹉跎了。

抵达幽州后,边境的壮阔风景、纪律严明的军队、训练有素的士兵,如此种种景象点燃了李白心中的火焰。

他一面勤练剑术,满心期盼有朝一日能够上阵杀敌,一面拿起笔墨,热情赞美边境的壮阔和士兵的勇猛。

然而很快,李白就注意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幽州是安禄山的管辖范围,可这里的裁缝店居然正在大量赶制官服官帽。老朋友崔度告诉他,这件事在当地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崔度还告诉他,多年来安禄山一直招兵买马,勤加操练,现在已经手握全国近一半兵权,随时可能进军中原,夺取王位。

图片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远在长安的玄宗却还是盲目信任他,甚至把所有弹劾安禄山的忠义之士全部公开处决。

与此同时,朝堂局势也同样动荡不安。李林甫去世后,杨国忠继任宰相。

他和安禄山一个在边境权力独大,一个在朝廷只手遮天,两人却相互鄙视,相互打压,冲突随时可能升级,一发不可收拾。

看透了这骇人的局势后,李白当即辞别何昌浩,头也不回返回家中。

光芒闪耀之中,往往蕴含着黑暗的漩涡。歌舞升平之中,常常酝酿着巨大的危机。

李白已经意识到,眼前的开元盛世之中,其实暗流汹涌,波谲云诡,各种可怕的力量悄然汇聚,一场可怕的风暴一触即发。

图片

在风暴来临之前,他必须抓紧时间,早做准备。
 
图片

李白和宗氏分析局势,一致认为,一旦叛军起事,洛阳必定首当其冲。

他们果断决定尽快搬家,将目标锁定在相对偏僻的宣城,李白立刻动身,先去看看那里到底怎么样。 

宣城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文化蓬勃,李白的从弟还在那里担任太守。

李白满怀憧憬而去,也确实在那里得到了盛情款待,感受到了另一种潇洒超脱的人生乐趣,还结识了一大帮真心相待的好朋友。

他的足迹遍及宣城周边的青山绿水。游览敬亭山时,就留下了那句传唱千古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图片

做客泾县时,他结识了好朋友汪伦。脍炙人口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在那时写下的。

有山有水,有诗有酒,有闲有友,这本是多么逍遥自在的生活,可李白就是放不下心中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

理智上,李白知道乱世之中应该远离战祸,可在情感上,他却无法压抑自己心中的火焰,觉得自己根本就是在浪费生命。

理智和情感、理想和现实就像拔河一样,一刻不停地撕扯着他的心,让他一刻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

为了排遣心中的矛盾和苦闷,李白又开始沿长江四处漫游。就是这次漫游中,他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粉丝,魏颢。

他一路追随偶像的脚步,从鲁东、到河南,又追到杭州、温州、金陵,终于在扬州见到了李白。

图片

这趟追星之路,他足足走了一千六百公里。

但这一千六百公里没有白走,魏颢的诚意和对诗歌的热爱深深感动了李白。他邀请魏颢同游山水,简直把魏颢当做弟弟看待。

更重要的是,临别之际,李白把自己的诗文手稿全部托付给了这个年轻人。而魏颢也不负所托,后来将这些作品汇总出版。

可惜战火离乱之中,诗集只有一篇序言保存至今。而这篇序言也成了后世学者研究李白的宝贵资料,让人们得以一睹一代诗仙的音容笑貌。
 
图片

李白游历到南京时,安史之乱爆发了。

叛军只花了一个月就占领了洛阳,然后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一路杀向长安。眼看长安大乱,昏聩的玄宗做出了一个危险的决定。

他自己带着贵妃逃往四川,临走前任命四个儿子领兵出征,并赋予了他们极大的行政权力。

图片

很快,三皇子李亨成为中流砥柱,被部下拥立为王。玄宗也在逃亡路上宣布退位,正式承认了李亨“唐肃宗”的名分。

可唐玄宗的第十六个儿子——永王李璘,却不肯接受现实。

他继续壮大军队,攻城略地,抢占资源,并竭力招揽各方人才,打起了在南方另立朝廷,和肃宗南北分治的如意算盘。

可就在这时,李白却做出了他一生中最糊涂的抉择——当永王向他递出橄榄枝时,他一腔热血地接住了它。

他没有看到,此时叛军已成强弩之末,肃宗政权才是民心所向。经此一劫,整个国家百废待兴,急需重振江山。

这个时候,永王的行径俨然是倒行逆施,永王阵营已经完全演变成了一股新的分裂势力。

然而,一腔热血蒙蔽了李白的双眼,他一厢情愿地相信,投效永王,就是为国家尽忠、为皇室效命。

图片

就这样,李白糊里糊涂成了叛军中的一员。然而,永王的实力配不上他的野心。

当肃宗的部队大军压境,永王阵营很快就一败涂地。李白也跟着成了罪犯,被投入监牢,最后又被流放夜郎。

李白怎么也无法接受,他一心报国,居然被打上了叛军的烙印。

委屈、悔恨、期盼、羞愧、绝望……各种情绪残忍地炙烤着他的心,让他痛不欲生,几乎癫狂。

虽然还没有到达夜郎,李白就接到了特赦令,但这场重大挫折对他精神和肉体的重创,却终生都难以抹去。

而当李白终于认清理想幻灭的现实,想回到家中安享晚年,却发现自己已经无家可回。

妻子宗氏追随她的道教师父进了庐山潜心修道,救助灾民。儿子伯禽虽然孝顺,但要赡养自己,恐怕也有心无力。

图片

孤寂冷清、贫病交加之中,李白只得投奔族叔——安徽当涂的县令李冰阳。

而当涂,也成了他漂泊漫游、四海为家的人生中的最后一站。

没有人说得清他去世的确切时间和原因。人们只知道,他被儿子伯禽草草掩埋,连个像样的坟墓都没有。

有人说他是死于醉酒,有人说他是死于疾病。

很多人甚至真心相信一个美丽的传说,认为他是醉醺醺泛舟河上时,追逐水中明月,结果一头栽进水里,抱月而死。

图片

或许在人们心中,也只有这样的结局才配得上一代诗仙。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燃烧完毕,无声无息悄然陨落。
 
李白这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那么他如此不凡的一生,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

关键词

相关阅读